專注于合同辯護; 立業安家,同舟共濟
實際社會中,很多時候買賣雙方在做買賣的時候都需要簽訂合同,這樣對雙方都有一定的約束力。但許多時候合同并不完美,那么沒有注明期限的合同能有效期是多久?錦盾合同律師咨詢免費:
沒有注明期限的合同能有效期是多久?
民法典規定,無約定日期的合同,當事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,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,不違反法律強制性和公序良俗,具有法律效力。
我國民法典
第143條:民事法律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效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;
1.行為者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
2.意思表示是真實的;
3.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,不違背社會公共利益;
第407條合同的主要條款和示范文本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,一般包括下列條款:
1.雙方的姓名、名稱和住所;
2.主題內容;
3.數量;
4.質量;
5.價款或者報酬數額;
6.履行期限、地點和方式;
7.節違約責任;
解決爭端的辦法。
雙方可以參考各種合同的示范文本簽訂合同。
第55條合同未達成協議或未達成協議的補救辦法:合同生效后,當事人對質量、價款或報酬、履行地點等內容未達成協議或未達成協議的,可按合同有關條款或交易習慣達成協議。
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?
1.充分履行的原則。簽訂合同后,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義務。主要包括履行的主體、標的、數量、質量、價款或者報酬、履行的期限、地點和方式等。
2.誠實信用原則。在履行合同時,應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,守信用,說實話,辦實事,做好事。在履行合同過程中,雙方應相互合作,以利于合同的更好履行。雙方應按照合同的性質、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合同義務。它要求當事人根據不同的契約,在不同的情形下,依照誠實信用原則履行義務。例如,有些需要提供必要的條件和說明;有些需要合作;有些需要及時通知對方以作準備;有些則需要保密等等。
3.公正合理的原則。合同訂立時,因當事人一方的疏忽,導致一些問題未達成一致意見或未達成一致意見,應當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,采取補救措施,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簽訂補充條款,并予以解決;如果協商不成,應當根據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。
沒有注明期限的合同能有效期是多久?根據合同約定,無約定日期的合同,只要當事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,則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,履行合同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。